来了,总算来了!12月15日,穗深城际铁路正式注册运营,成为交流广州、东莞、深圳的快速通道。
穗深城际铁路在新塘南站经既有广深城际铁路接入广州东站,乘客从广州市内交通纽带广州东站到深圳机场站构成直线联络,大大紧缩了乘客往复穗、莞、深三地的时空距离。该线路设有大站快车运营方式。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从广州增城动身,最快仅需10分钟即可抵达东莞西站,不到1小时便能抵达深圳机场。
在双区驱动的布景下,环绕“双核联动、比翼齐飞”,广深两地的交通互联越发亲近。
现在,广深两地间的铁路联络首要由广深港高铁、广深铁路承当。广深铁路速度较低,广深港高铁接入广州南站距广州中心区较远,两者均难以满意两市中心间的快速联络需求,两条铁路运能亦挨近饱满。现在穗深城际现已注册,未来还有或引进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广深第二高铁,到时广深之间将有四大轨迹交通串联。
这四大线路的连通,其间有三条线路经过广州东部,城市向东能否再造一个比肩广州南站的“流量担任”? 一条穗深城际背面怎么透视出“轨迹上的大湾区”?
新塘南集合九大轨迹交通
穗深城际铁路新建造段起点为广州增城新塘南站,经由广州、东莞、深圳一路向南,止于深圳机场站。其间,广州段设有新塘南站;东莞段设有中堂站、望牛墩站、东莞西站等10个站点;而深圳段设有沙井西站、福海西站、深圳机场北站和深圳机场站。
其间新塘南站是广州一个重要的纽带节点,其地位在《广州归纳交通纽带总体规划(2018—2035年)》能够取得表现:广州将构成“双芯南北极”客运纽带布局及“双核一带”货运纽带布局。其间,以新塘站、增城站为主的“东部极”将被打造成为广州东部分户纽带。
作为国内首个TOD城市归纳体,坐落新塘南站的广州东部交通纽带中心集合了广深、广汕、京九三条高铁,穗莞深、新白广两条城轨以及广州地铁13号线、28号线、20号线和16号线等九大轨迹,连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首要大动脉,引流的才能不行小觑。
据介绍,为了最大极限涣散轨迹客流和商业客流,该项目运用了“客流四首层”规划,地上一层是项目的物理首层,是客流集聚地,接驳巴士站点;地铁站口地点的是负二层,四条地铁线路在此层换乘;轻轨站出入口则是在地上二层,与裙楼衔接;而项目三层则是经过连廊与新塘高铁站点无缝衔接,可完成不同交通东西间的快速换乘。四首层的客流规划,既能有效地分散客流量,又能满意顾客在项目内文娱购物、换乘出行的需求。
穗莞深城轨注册后,从新塘南站动身,到东莞只需要10分钟左右,最快53分钟即可抵达深圳机场。现在,作为穗深城际北延段的另一条衔接广深莞的大动脉——新白广城际也进入工程的铺轨阶段,建成后从新塘站动身,到白云机场仅需20分钟,到广州北站也仅需27分钟,数分钟即可完成空铁联运。
再造一个“流量担任”
依据内部调图文件显现,穗深城际日常将开行16.5对,顶峰线2对,大站快车全程运转时刻为71-76分钟,站站停列车全程约为125分钟。
穗深城际相对密布的发车频次,有望成为大湾区高新工业人群、商务人员上下班的通勤东西。未来跨城上班将不再是梦,广州东部迈入“大湾区 1小时生活圈”。
新塘南站客流内地包含增城、黄埔东部、东莞北部及从化等地,辐射总人口约300万。“人口规划挨近一座中小城市,每天来往的客流可达45万人次。”增城区交通运送部分有关负责人早前向记者泄漏。
与南站类似的巨大的流量规划和9条轨迹交通的互联,坐落增城的新塘南站(广州东部交通纽带中心)能否成为下一个广州南站?
从开始的不到10万人次/日,陡增到现在的60万人次/日,广州南站启动了新一轮规划,提出了做“世界上最好的火车站” +“大湾区全面协作的门户纽带”的高标准定位。
广州南站于2010年1月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至今已近10年,是华南区域最大的高铁纽带站,现状引进武广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和广深港客专线4条高铁、1条城际及2条地铁线。广州南站建成后,到发旅客数量继续不断的添加,从开始的不到10万人次/日,增加到现在的60万人次/日,本年国庆假日更达到了75万人次/日。
南站的客流数据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运走一个中等县城人口。广州南站客运吞吐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真实的全国等级“流量担任”。
集合全国目光,南站表里交通的优化问题最受注重。新一轮规划在南站区域规划了9条轨迹交通和4条干道,这中心还包含3条城际、4条地铁、2条有轨电车,全面增强南站与广州中心城区和广佛高质量开展交融试验区的快速灵通,强化对大湾区城市群的服务功用。
广东省城乡规划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以为,广州东部曩昔最大的交通纽带长期以来是黄埔港,跟着近年来城轨、地铁、高速公路的建造注册,轨迹交通正逐渐成为这一区域的交通纽带。这背面反映了珠江东岸的城市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功。以人才集合流转的基础设施建造现已改动珠三角曩昔以货品流转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造,换言之,以依托水运开展的港口物流等职业,正逐渐向以轨迹交通为依托的立异型工业改动。
城际轨迹的注册将重构珠江东岸的空间版图。以广州科学城、广州开发区、增城经济开发区、东莞滨海湾新区、深圳西部等为主的沿海地带逐渐构成一条立异轴带。
轨迹交通的建造,在广州东部正逐渐被注重。从穗深城际的注册、到行将注册的广州地铁21号线,包含未来东向的广河、广汕高铁、广深第二高铁,这些部分现已在黄埔尤其是增城构成集聚。
“广州南站是京广高铁、广深港客运专线、贵广高铁、南广快速铁路、广珠城轨、广佛环线的交会点。新塘站未来能否成为长三角区域及珠江东岸、粤东区域的重要集散地,决议广州东部能否呈现下一个广州南站。”马向明说。
湾区轨迹交通走向“公交化”
穗深城际的背面,显现一个轨迹上的大湾区。
穗深城际横纵的外延接口值得注重:
穗深城际在东莞西站与莞惠城际、佛莞城际换乘,并经过佛莞城际西南联络线接入广州南站、琶洲站。
穗莞深城际同步预留经新白广城际北延至白云机场、广州北站的条件,以及南延至深圳前海的条件。
特别是17公里的琶洲城轨支线,从大学城往番禺莲花站,能将佛莞深三地城轨直接引进广州中心城区,改写广州高铁和城轨不进城的现状。经过这条支线的衔接,包含惠州、东莞、佛山和深圳、广州的城市资源,将构成一条活动带,不断来往于城际之间。
摊开地图,能够发现穗莞城际铁路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迹交通网主轴线。
一方面:往东,可在东莞西站换乘现已建成通车的莞惠城际直达惠州;往西,能够与在建的佛莞城际换乘,前往广州南站和佛山方向;往南,可在虎门北站换乘广深港高铁,前往香港。
另一方面:穗深城际铁路将3地城市地铁串联成网。现在,广州地铁13号线设有新塘站,在东莞西站、虎门北站可别离与东莞地铁1号线和2号线完成换乘,在福海西站、深圳机场北站、深圳机场站别离与深圳地铁12号线、11号线和20号线、11号线换乘。
从点线面到大网络,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走向实际。
大湾区的轨迹越来越密布,国铁、城际、地铁,深入改动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区域开展格式。
事实上,这些交通方式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彼此弥补,并且正系统化地构成现代化城市群轨迹网络。以广深为例,现已有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穗深城际快速灵通,比较广深铁路,穗深城际发车距离时刻更短,站点距离更近,这样的运转方式就相当于把穗深城际当作一列巨型地铁,城市之间设有多个站点,更像是跨城的快速公交。
在2019我国(广州)城市轨迹工业立异开展大会上,广州地铁集团董事长丁建隆在发布《新时代城市轨迹交通立异与开展——广州 2019》陈述时表明,广州作为区域开展的中心引擎,也将以构建一体化的大湾区轨迹交通网络体系的新视野来规划和建造新时代轨迹交通。
他提出一个观念:新时代湾区轨迹交通,将从湾区城际、区(市)域、地铁网络协同运送起步,向跨层级互联互通、跨城市一体化网络交融逐渐跨进,在湾区打造结构合理、换乘高效、共建同享的世界级轨迹交通网络,并打破壁垒,构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格式,完成湾区城际轨迹交通“公交”化。
大湾区的城际轨迹网,未来将完成以跨城市为主的城市轨迹一体化格式,将区域内的首要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纽带连为一体,“这不仅是一场严重的交通革新,并且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马向明表明。
【记者】朱伟良 柳时强 周甫琦
【作者】 朱伟良;柳时强;周甫琦
【来历】 南边报业传媒集团南边+客户端